莫忽视可燃冰背后的“溢出效应”
环球时报2017/6/3 21:51:54
最近,中国在南海北部海域开展的可燃冰试采取得重大突破,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可燃冰开发对中国能源转型升级与世界能源格局变迁的影响不可小觑,某种意义上比美国页岩气革命将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还应注意它可能带来的溢出效应,一些国际海洋争端问题不可避免会受其影响,南海问题就是一例。
可燃冰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四大洋和南北极地区都有,全球大约27%的陆域和90%的海域具有可燃冰储藏的潜在条件,可燃冰预测总储量相当于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之和的两倍。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发现了多达120处以上的可燃冰矿区,累积了大量勘测数据和资料。特别是在大陆边缘和地震、火山等成因的岛屿附近海域,可燃冰形成和储存的环境条件更好,更易于被发现和关注,因而科学勘查斩获颇丰。而这些区域换用地缘政治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所谓的边缘地带,多是兵家必争之地。
正如美国学者斯皮克曼所言,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因争议不断而令世人所熟知的南千岛群岛、独岛、钓鱼岛以及南沙群岛等,就处于东亚区域的边缘地带,其地缘战略价值不言而喻。更惊人的一致是,上述群岛周边海域无一例外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这无疑为夹杂着复杂多元因素的国与国岛争又增添了重磅的利益筹码。
中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常规油气资源及可燃冰资源。在南海北部和中南部海域目前已发现了大范围的可燃冰富集带。据地质部门测算,南海可燃冰资源储量约为700亿吨油当量,大致相当中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总量的一半,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值得注意的是,可燃冰开发客观上有加剧南海争议的一面。尽管这一暗战尚未浮出水面,但北极争端已是前车之鉴。2002年以来,加拿大曾在靠近北极圈附近的马更些三角洲实施可燃冰试采,虽说活动区域完全在本国境内,但仍引起俄罗斯、挪威等国高度关注,促使后者加大可燃冰科研投入,加紧对北极主权和资源的声索,这也成为导致北极争端升温的重要诱因之一。南沙海域有相当储量的可燃冰资源,其中不少在争议区。可燃冰开发很可能会引发周边国家的注意,激发其对海底资源的觊觎和争夺。事实上,某些当事国已经制定了有关可燃冰的前瞻性计划。
但反过来看,也未必没有积极的一面。由于可燃冰开发技术难度大、门槛高,有关周边国家不容易像之前开发常规油气资源那样,拉拢其他国家介入,而抵制与我搞共同开发。特别是考虑到可燃冰储量极为庞大,资源争夺已无关宏旨,开发的核心问题将从资源为王转为技术为王,由此将形成新的转机。当前,中国在可燃冰开发上已抢占先机,未来要进一步通过国家攻关行动和技术创新,强化在全球的行业领导力以及对周边国家的技术威慑力。若如此,南海争议区的共同开发或将柳暗花明,进而有望在可燃冰勘探与开发上有效铺开。▲(作者是海南师范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奚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