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气候变化特使: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会是全球最成功的
中国新能源网2017/6/2 15:45:03
受邀到中国的英国外交大臣气候变化特别代表大卫·金爵士,在参加于上海举行的气候变化对城市暴雨影响及复合灾害应对高端论坛间隙,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大卫爵士称,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开放,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正确姿态。中国未来有望建设出全世界最成功的碳交易市场,并引领其他国家加入这一关键的市场化进程。
2015年12月12日,在延期超过24小时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最后一次全会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诞生,该协定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这份覆盖近200个国家的全球减排协议,要求各国制定计划,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远低于前工业化水平之上2摄氏度”,并努力把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大卫爵士表示,巴黎协定仅仅是个起点。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极具挑战性,除非世界各国加大减排力度,否则很可能出现3-4摄氏度的升温情景。“即使将升温幅度控制在3-4摄氏度,也可能给全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中国未来会建设出全世界最成功的碳交易市场,”大卫·金爵士在专访时表示。大卫是英国杰出的化学物理学家,曾长期在剑桥大学化学系任教;2000年起开始政治生涯,在布莱尔和布朗政府期间,出任首席科学顾问一职,并于2013年被任命为英国外交大臣气候变化特使。
在谈话中,大卫爵士坦言,要完成《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极为困难。2014年至2015年间,他所带领的团队曾与中国等国的科学家一起完成了《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对全球平均升温1.5摄氏度、2摄氏度和3-4摄氏度的排放路径和风险分别作了评估。他表示,从目前的排放情况来看,升温3-4摄氏度的概率更大。
低碳经济的培育,是市场机制与非市场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过去十年,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促使成本快速下降,在一些国家,这些能源的价格甚至已经比传统化石能源更具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似乎不需要为碳排放定价了。然而,市场是有惯性的。人们习惯建煤电厂、开采煤矿、进口煤炭,因此我们需要额外的刺激,加速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在这个环节,碳价是重要的市场工具。”
所谓碳交易,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商品化,从而控制碳排放的一种市场机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2017年即将启动的全国碳交易市场,将令中国取代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大卫爵士认为,中国建设全国性碳市场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需的。由于高碳排的企业会从有碳交易的国家和地区向没有碳交易或者碳价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以逃避碳税,因此只有当所有国家都启动碳交易机制时,上述“碳泄露”的现象才会消失。他同时表示,在推行全国碳交易体系过程中,中国必然会遇到一些特殊问题,“但我相信中国完全能应对。甚至,我相信中国未来会建设出全世界最成功的碳交易市场。其他一些国家也会跟随中国加入这个市场化进程。”
“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我和中国政府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中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十分开放,我认为这是解决气候问题的正确姿态。中国政府对中英双方在气候议题上的紧密合作持有十分开放的姿态,我对此十分赞赏。”另外,他表示,在气候问题上,最终市场会驱使各国以远超预期的速度前进。“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问题上不存在特殊待遇,面对气候变化问题,每个国家都当仁不让。毕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
丘淑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