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储备极重要,但中国离安全线那么远……
中国新闻网2017/5/27 9:02:57
国际能源署(IEA)能源市场和安全主管萨达莫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中国可能最早在2017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这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中国能源安全的一系列担忧。
能源进口逐年创新高?
而近年来石油进口屡创新高。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04年原油进口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2009年突破2亿吨;2014年突破3亿吨;2015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60.6%;2016年更是进一步升高到65.4%,创下日均763万桶的纪录高位。天然气和煤炭进口亦持续增长。2016年,天然气进口量7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4%;2016年,全国进口煤炭2.56亿吨,同比增长25.2%,这使得增添战略能源储备迫切性凸显。
当前能源储备啥情况?
从2006年10月首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镇海基地建成交付并使用开始,国家石油储备的帷幕真正拉开,如今已过去10余年,储备情况如何?
5月初,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表示,截至去年中期,中国共建成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这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分别是舟山、舟山扩建、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和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 目前,中国储备原油3325万吨,而2015年年中这一数据为2610万吨。在一年时间内,国家石油储备增加了715万吨,增幅高达27.4%。 此外,矿产资源也有新发现。国土资源部发布《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 2016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6处。 其中,煤炭新增查明储量400.5亿吨、石油新增查明储量9.1亿吨、天然气新增查明储量7265.6亿立方米。但不能忽视的是,据多方测算,目前中国原油储备只相当于不足4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距离国际公认的安全石油战略储备90天仍有距离。
那么还要多久才能“确保安全”?据《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将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储备总规模,以进一步增强应对石油中断风险的能力。
它的出现让能源储备上新台阶
石油储备作为能源储备的一部分,提升能源储备的量与能力需要多方面综合推进,并非一蹴而就。在此期间,能源储备中的天然气领域则迎来重大利好。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中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这意味着什么?和能源储备有什么关系?
可燃冰作为清洁战略能源,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有人用电影《变形金刚》中机器人争夺的“能量块”来形容可燃冰,因为其占用体积小,蕴含的能量却不可估量。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 举个例子,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加100升天然气能跑300公里的话,那么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这辆车就能跑5万公里。
那么可燃冰在中国有多少?据了解,中国海域预测远景资源量就达到了800亿吨油当量,可满足中国使用近200年。 这一次之所以引起世界瞩目,是因为能源领域勘探开发技术迈出一大步。此前,日本、加拿大等国进行试开采尝试时,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或未达到连续产气的预定目标。而日本最多也只是达到了6天的连续开采。 但是这次,中国已连续开采八天,日产超过1万方以上,最高日产达到了3.5万方。 难怪,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都要发来贺电。中国的“家底”厚了,战略能源储备越发安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丘淑娜编辑